您的位置:



[武术]中华武术耀南非


06-22-2003 22:00:17 新华社 选稿:贡小翔 阅读

 文章搜索
 本周热门文章
 专题热门文章
    钢刀飞舞,剑光闪闪,只见场中的习武者劈拳蹬腿,嘴里还不时大喝一声以壮声色……这不是武打片的拍摄现场,也不是国内某个体校的练习场,而是在南非最大的城市约翰内斯堡,这里正在举行第十五届南非中国武术锦标赛。

这次比赛在约堡东郊的莫德方丹体育俱乐部举行。可容纳数百人的大厅内,组织者用海绵垫铺了一块五六十平方米的大毯子,参赛选手在上面表演武术套路。毯子四周分坐着4名裁判员,他们根据运动员的表演,从力量、平衡、特色和整体概念四个方面做出评判。

这次比赛分为两组。主大厅内,学习南拳北腿的各路武林高手表演传统武术套路和器械,22日进行对抗赛。而在旁边的偏厅内,南非的太极拳爱好者将先后登场一展风姿,当然也少不了互相切磋。

据大赛组织者马尔科姆·汉森介绍,这次比赛共有150多名选手参赛,他们来自南非各地的武术学校。参赛选手中有四五岁的儿童,也有年近30的成年人。除了华侨的后代,更多的则是当地的黑人和白人居民,女选手也不少。

作为南非顺武堂国术馆的大师兄,学了25年南派罗汉拳的汉森对中国武术可以说是情有独钟。他认为中华武术除了强身健体外,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人的精神修养,强调自律,尊重他人,重视同门情谊,这些都深深吸引了南非人。目前在南非约有50所武术学校,约有1万人在学习中国武术,而参加过诸如太极拳培训班等武术课程的人就更多了。

在21日的比赛中,一些青少年选手表现出很好的潜质。他们眼、手、脚并用,身体配合默契,完成动作干净利索,协调舒展,显然是下过了一番工夫。当然也有不少业余爱好者。但无论水平高低,他们在完成动作上都是一板一眼,非常认真。不少小运动员在上场前还在不断和同伴讨论,切磋,为比赛热身。

下午比赛中还有个有趣的小花絮,一个四五岁的白人小男孩,在场上奶声奶气地表演了半路拳术后,突然忘了下面的动作;再三努力也想不起来,最后干脆捂着脸跑下场。场外观众哄堂大笑之余,也慷慨地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位可爱的小选手。

29岁的戴比·豪在比赛中表现出色,她大方的仪态,流畅的动作得到了观众和裁判的一致好评。戴比是一名政府公务员,23岁时为了在治安不佳的南非学习一项防身技能而接触中国武术,很快就迷上了这项蕴含东方悠久历史文化的技能。她说:“学武不仅能健身自卫,还使我充满自信,遇上坏人时也不会害怕。”

中华武术中和谐的师徒关系,融洽的同门情谊也使戴比备感温馨,觉得大家都是一家人。她指着旁边的华裔少女翁佩伶笑着说:“我是她的师姐。”为了参加这次比赛,戴比等人开了12小时的车,从1000多公里外的伊丽莎白港赶到了约翰内斯堡。

南非人民对中国所代表的东方文化一直怀有强烈的好奇心,而各种武打片则用艺术的手段把中华武术介绍给了南非青年。有许多次当发现记者来自中国后,黑人小伙子就开始手舞足蹈,做出各种姿势,嘴里还发出“哈、哈”的吆喝声,然后就开始聊成龙、李连杰。

中华武术传入南非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,当时一批中国人在南非开办了各种武术班,逐渐使武术在南非落地生根,开花结果。而中南两国的建交,两国交往的增加和中国影响力的扩大,都使越来越多的南非人知道了中国武术,武术成为中南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一道桥梁。

正如这次赛会的裁判王光权所说的,中国武术和中国艺术、中国医药、中国建筑一样,都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一部分;世界正是从这一个个方面来了解中国,了解中国人。我们应该把它发扬光大。可喜的是,目前中国武术已经开始被南非的主流社会所接受,太极拳作为一种老少皆宜的健身方式已经进入了南非的各大健身房,参赛的选手和观众也一年比一年多。展望未来,王光权信心十足地说:“如果武术能进入奥运会,武术在南非还会更热,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。”
 
 
  


发表评论】 【新闻回顾】 【推荐给朋友】 【关闭窗口

 相关文章
未找到相关文章

 
信息提供:孙氏内家拳  技术支持:晓冉工作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