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



权威点穴:决战,莫决斗!


10-31-2003 21:53:43 四川新闻网-成都商报 阅读

 文章搜索
 本周热门文章
 专题热门文章

 
  吴信良:52岁,武术七段。四川省散打队首任教练,四川省历届散打比赛总裁判长。现任中国体育科学会武术分会委员、国家级裁判、四川省武术协会副秘书长。

  傅尚勋:57岁,习武48年。四川省武术散打队首任教练、成都市武术协会教练委员会主任。现任四川省武术协会委员、武术散手国家级裁判。

  峨眉弟子悬赏百万挑战“西毒”一事经本报连续报道,在四川武术界掀起轩然大波,数十武林人士致电本报和四川省武协,或要求亲临观战,或要求出马挑战,“金顶决战”已达到白热化程度。昨日,四川武术界权威人士吴信良、傅尚勋约见本报记者,表示希望“峨眉弟子挑战‘西毒’”一事有一个圆满的结局,并以此推动四川武术的健康发展。双方缺乏“对话”基础

  吴信良首先对本报的有关报道给予了肯定。他表示,这组报道引起了四川武术界的强烈关注,也吸引了社会各界对武术的兴趣,这本身就是对武术事业的宣传和推动。

  针对“金顶论剑”,吴信良和傅尚勋认为,由于一方习练的是现代散打,一方修习的是传统武术,双方缺乏“对话”基础。所以,首要的问题是找到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竞赛规则。两位还讲起了他们共同的一次亲身经历———

  1986年,四川省第一次民间传统擂台赛开赛,“打擂”者不戴任何护具。川内各地各门派民间高手纷纷前来参赛,时间持续了整整7天,比赛中一名选手被当场击倒,昏迷了好几天……随后,这次比赛的各级别冠军组成了四川省第一支散打队,习练传统武术出身的吴信良是这支散打队的领队,傅尚勋是教练。这支散打队经过一个月集训,便赶赴山东参加全国散打实验赛。那场比赛中,虽然四川队人人都尽了全力,但都被各地来的半专业散打选手打败,只有一名队员进入第二轮,最终还是遭淘汰。

  “这不是说传统的东西不行”,吴信良说,现代散打是职业化的,而民间练拳往往是业余的,人家的东西虽然很难看,可能功底也不深,但在竞技场上却要实用得多。”

  这是不是意味着“金顶论剑”中“西毒”非败不可?吴笑而不答,傅先生也表示不愿置评。不过招也能比功夫

  两位专家对包括峨眉武术在内的四川武术知之甚深。他们认为,“散打”在中国历史悠久,绝非西方的舶来品。将旧时的徒手比武改造为现代散打的戴拳击套,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。当然,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传统武术技术的发挥。

  “如此说来,何、汪二人‘金顶论剑’是没戏了?”两位专家相视一笑,“可以让他们比峨眉武术风格特点、比对物体的破坏力。”他们解释说,风格特点可以通过套路来看。功力的比赛可以借助一些现代的科技手段,也可以通过在同等条件下对物体的破坏力来实现。

  “决战不是决斗”,他们表示,尽管这些比赛可能没有“过招”那么好看,但却是惟一正确和可行的办法。


发表评论】 【新闻回顾】 【推荐给朋友】 【关闭窗口

 相关文章
未找到相关文章

 
信息提供:孙氏内家拳  技术支持:晓冉工作室